在我过去这几年里所读所听所谈论的内容里,有一个想法经常性地出现,那就是创业。我已经忘记了这颗种子是如何种下的了,我的原生家庭是缺乏创业氛围的,我的父母和他们各自的重组家庭里,职业经历主要都是在企业内工作,偶尔做些小生意,追求安稳、规避风险是主要的基调。不过所幸我一路成长过程中并不稳定,我一次次地面对改变,多次转学、更换城市、初升高时放弃学校推荐走自荐、高中时去了加拿大又不走正常高中路线。从一开始被动地接受改变,到后来会主动地在default option之外寻找适合自己的新路线。这些经历帮助我学会了如何在缺少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做选择、如何避免过度竞争、如何针对自己的特性去实现看起来不可能企及的目标。然而这些经历只是打磨了我的性格,我真正开始培养起创业的想法的应该还是在多伦多大学读本科的期间。当时受到了多大中文社团的伙伴们的影响,在一次次活动中体会到了从无到有去将一个想法落地的那种兴奋感,也在和这群人一次次的聊天中慢慢产生了“要有一个自己的venture”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我本科毕业之后很快就来了旧金山湾区,因为这里据说是创业最好的地方。很快在这里呆了两年半,我确认了这里的确是最适合创业的地方(并不是唯一的地方),也受到了很多的熏陶,明确了自己未来想要去创业,去做一些还并不存在但是人们会想要、会热爱的产品(aka “build things that people want“),并以公司为杠杆去做成一个可以持续赚钱、持续生长的业务。
围绕着这个目的,我最近在思考过去我所做的事情里,哪些对于未来的创业有帮助,还有哪些事情我应该去做。
过去一段时间我所做的
首先是了解创业公司从产品研发到商业化的过程。这正是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目前所处的Landing AI正在经历的过程,我们利用自己对于过往在制造业内做定制化AI项目的经验,总结出了端到端开发、部署AI项目的过程,然后做出了LandingLens Platform这个SaaS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一开始深入参与产品设计、研发,后来随着兴趣又参与到了产品的销售过程里,成为了第一个也是目前最主要的sales engineer,主要帮助新客户正确使用产品解决他们目前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购买意愿。这个过程远比我想象得要复杂、坎坷,即使我们团队里有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专家、有经验丰富的销售VP、有连续创业者,没有人在一开始能够完整地说出客户的实际需求去定一个半年以上的产品计划、没有人在一开始能够自信地预测客户愿意付多少钱,甚至没有人在开始时能够准确地预测到三个月后的销售收入。然而这些经历也都是真实、宝贵的,我了解了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去定产品战略、在团队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功能上的取舍、如何用合理的deadlines来激发团队的生产力、如何帮助客户上手产品、如何将客户反馈有效地和产品团队分享、如何辨别不适合的客户并say no,还有很多很多。没有谁的创业路途是容易的,没有谁可以一开始就能准确把握到product-market fit,只能心怀敬畏、围绕客户做快速地迭代和频繁地沟通。
其次是在Landing AI团队所建立起的信任和口碑。AI领域里的influencers之一,Chip Huyen最近有一篇文章,7 reasons not to join a startup and 1 reason to,其中她提到了加入startup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你想要和这一群人一起工作:
If you consider joining a startup, my only advice is always choose the people. Don’t join for money. Don’t join for titles. Join because of the great people you want to work with. Most startups eventually fail. Most great people eventually succeed.
在Landing AI里就有这样一群人,我热爱和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向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去承受巨大的压力与未知性,去努力寻找成功的可能路径。在我过去的这两年半时间里,我通过在一个个关键项目上的成果,也成功的在这个团队里建立起了稳固的信任与口碑。在我的上一家公司Shopify里有一个”trust battery”的概念,主要是说个人在团队之中有一个动态变化的信任值,你需要通过一次次合作去提高你的信任值,而高的信任值能够让你的努力和决策得到更多倍杠杆地放大,从而提高你在公司内的影响力。我相信如果接下来继续留在Landing AI,我的信任值可以帮助我在公司内去做更多有影响力的事情、去肩负起更多的责任;而如果离开了Landing AI,与这每一个人的关系也一定能够在很多方面帮助我去建立我的venture。
第三就是最近拿到了斯坦福计算机系研究生的offer。申请研究生的主要目的,第一是接受更为系统和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加强我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第二是想要结识更多的人脉,在多伦多大学的校友圈外,希望在斯坦福能够认识更多优秀的人,通过学校的社团、课堂项目以及实验室的合作来发现价值观、工作态度合拍的人,可以在未来一同创业;第三就是想要接触斯坦福里丰富的创业资源,从圈子、导师、资金到鼓励试错的环境,来帮助我测试不同的想法、启动自己的venture。
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呢?
为创业所需要的准备无穷无尽,比较实际的方面像是启动资金和创始团队,比较虚的像是创业的想法和迈出第一步的决心。永远没有办法达到万全的准备,只能在开始时手上有什么就用什么,尽可能大地增加自己的赢面。
而在开始之前,我如果还有一段时间准备,我应该着重于哪些方面呢?以下是我思考后得到的答案,这里想要强调一下,以下内容只是我基于自己的经历和浅薄的理解所产生,目的只是帮助我梳理自己的想法,从而帮助我自己更好地准备创业这个事情,并不构成任何建议,
首先是组建团队的能力。一个创业公司和一个indie developer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创业公司是一个团队,用团队的协作努力作为杠杆来产生更大的价值。找到合适的人来组建团队也是创业公司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其中包含了招人和用人。首先要找到在能力和工作习惯上都匹配的候选人,还要有办法可以说服他们一起来做这样一个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事情,因此需要有非常好的识别人、说服人和鼓舞人的能力。把团队组建起来之后,还需要能够把人都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把所有人的能力和热情发挥到最大,并且在出现纷争或困难的时候可以妥善地解决。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都可以有更多的提升,能够拓宽自己的人脉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也能够有充分的领导他人的魄力和识人用人的能力。
然后是来钱的能力,这里面包含了赚钱和融资的能力,一家创业公司的现金流,要么来自于自己产品/服务的收入,要么来自于外界的资金支持。首先谈谈赚钱的方面,我能够准备的一是将产品商业化、将业务规模化的能力,这是工程师/科学家培训上缺失的环节,我希望自己能够在销售、财务、营销上都能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学习如何制定销售策略、通过实践来锻炼技巧。而在融资方面,我能想到的主要就是提升自己的人脉,认识更多潜在可以提供投资的机构和个人,并且提升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可信任度,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持。
与此同时,还有找准一个目标群体,针对具体需求做对应产品的能力。很多我个人很欣赏以及尊敬的创业公司,像是Shopify、Stripe、字节跳动等,在创业过程中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客户群体和使用场景,针对他们的痛点,开发出好用的产品,达到非常好的product-market fit,然后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拓展目标场景来实现增长。我觉得这是创业公司的立身之本,这种瞄准目标群体,针对具体需求开发和打磨产品的能力,也是我渴望去学习实践的。这其中不只是技术能力和执行力,也包含了对于目标客户群体的把握和分析反馈、持续迭代的能力。
最后
写这一篇博客的目的,主要是想要帮助自己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然后想清楚自己接下来想要着重发展的能力,来帮助自己利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更好地为创业做准备。要是能对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那我也会很开心。如果你有什么建议,也欢迎给我留言、与我交流!